童淼飞,浙江杭州人,中共党员,2024届本科毕业生,202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,现服务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。

志愿初心 :接过青春的接力棒
“你为什么要参加西部计划?”——这是每一位志愿者都曾被反复追问的问题。童淼飞的答案很简单:“想去就去了。西部计划,不是很酷吗?”
“到西部去,到基层去,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!”这句号召像一把火,点燃了童淼飞内心的热血。如果把西部计划比作一场青春接力赛,他愿做那个奋力奔跑的接棒人。于是,毕业那年,童淼飞毅然报名,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,怀揣着对远方的向往、对责任的担当,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。
从报名到录取,从配岗到正式服务,每一步都充满未知与期待。最终,童淼飞被分配到四川省泸州市泸县。在志愿者派遣会上,他作为代表发言时说:“要常思考三个问题——来泸为什么、来泸干什么、来泸留什么。”而答案,正藏在接下来的每一天里。

扎根川南:遇上四川话与麻辣味
方言关:从“半听半猜”到融入日常
作为一个自幼在浙江长大,首次来到四川的人,童淼飞面临的最大困难或许是四川方言。在大学读书时,普通话是交流的标配;而到了泸县,耳边充斥的是浓重的地方方言。起初的几个月,在交流上的“半听半猜,努力理解”是童淼飞生活的常态,开会时几乎有一半内容没听懂。如今,他已能听懂大部分日常对话,但偶尔仍需同事“翻译”。
生活战:蠛蠛蚊与麻辣江湖
浙江的夏天只有蚊子,而泸州还多了“蠛蠛蚊”。这种毒辣的小飞虫在泸州随处可见,要比蚊子厉害很多。夏天再热,出门时也不建议穿短袖短裤,不然极大可能出现一腿奇痒的包。随身携带驱蚊液可能是个好办法。饮食更是挑战——川菜的麻辣与浙菜的清淡截然不同。对于不能吃辣椒的人,这是个不小的难关。好在童淼飞是个“叛逆”的浙江人,竟渐渐爱上了这股火辣滋味。

基层淬炼:在乡镇中长大
从“小白”到“多面手”
童淼飞的岗位是村镇建设,负责房屋隐患排查、危房改造等工作。在刚进入工作岗位时,建筑领域的专业挑战曾一度令他茫然无措。但通过查资料、跑工地、向同事请教,童淼飞逐渐补齐技能短板,能快速看懂设计图,熟悉施工流程,在工作中愈发从容。
骄阳下的坚守
泸州38℃的持续高温下,童淼飞和同事走村入户排查房屋隐患,参与森林防灭火工作。汗水浸透衣服时,才真正明白“摒弃骄娇二气”的含义。
团队的力量
作为泸县西部计划自管委秘书长,童淼飞积极协调志愿者团队,组织安全急救培训、红色主题教育、“河小青”环保行动等活动,与伙伴们共同克服困难、分享成长。这段经历不仅是个人技能的锤炼,更是与团队在炽热中并肩、在协作中前行的深刻印记。

他的收获:青春的热土与星光
西部计划的生活有苦有挑战,同样有甜有乐趣,是人生一段宝贵的经历。在这片热土上,汇聚着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。在川南的日子里,童淼飞经常和志愿者伙伴们一起出行,一起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故事。晨光中,他们结伴而行,朝霞为群山披上金纱;暮色里,他们并肩而归,晚霞把天空染成锦缎;夜深人静时,他独坐窗前,看繁星如钻石般缀满夜空。在这里,他们为人生留下厚重的足迹。这片土地教会童淼飞:西部计划不仅是“用一年不长的时间,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”,更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——关于坚持、关于成长、关于青春的意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