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科建设

学科建设

科研成果

当前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- 学科建设 - 科研成果 - 正文

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赵敏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》发表学术论文

来源: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 日期:2025-03-19浏览量:

近日,新葡的京官网赵敏教授团队马增岭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》上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《Algicidal mechanism and algicidal active metabolites of Alteromonas abrolhosensis against harmful dinoflagellates Karenia mikimotoi》的研究论文。该研究聚焦藻际微生物对米氏凯伦藻的溶藻特性、溶藻机制及新型溶藻物质的探究,为解决有害藻华危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提供了生物防治新材料。

有害藻华(HABs)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,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。溶藻细菌作为防治HABs的一种有前景的生物方法有待深入研究。为此,研究团队利用前期研究中发现的溶藻细菌A. abrolhosensis JY-JZ1对米氏凯伦藻的溶藻特性和机制进行了探究,并对菌株JY-JZ1代谢产物中的溶藻物质进行了分析。研究发现JY-JZ1的培养菌液作用下,米氏凯伦藻的最大量子产率(Fv/Fm)、相对电子传递速率(rETR)、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(rETRmax)和光合效率(α)显著下降,表明光合作用系统遭到损坏。活性氧(ROS)和丙二醛(MDA)的显著升高,以及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加,表明米氏凯伦藻受到菌培养液的氧化胁迫。显微观察和碘化丙啶(PI)染色证实了藻细胞膜结构完整性遭到破坏。藻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、呼吸作用和细胞壁完整性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发生变化,揭示了溶藻的分子机制。对菌培养液的代谢物分析,发现了多种潜在的溶藻物质,其中5种为首次报道并已证实具有米氏凯伦藻的溶藻活性。这些结果表明,菌株A. abrolhosensis JY-JZ1 在控制有害藻华方面具有显著应用潜力,并提供了多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溶藻活性化合物。

该研究以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为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通讯单位。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讲师贾阳博士和2023届硕士毕业生卢家展为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,赵敏教授、马增岭教授和徐汉卿博士共同担任通讯作者。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》是环境科学和材料领域的权威期刊(中科院一区,IF=12.2),由Elsevier出版,是国际领先的环境科学与污染控制学术刊物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jhazmat.2025.137815